春回大地百花艳,喜至人间万象新。临近农历春节,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,大观区以“我们的节日•春节”系列活动为抓手,在辖区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,推动创建工作向深入发展,城乡上下洋溢着浓浓的年味。 慰问帮扶安民心。春节临近,困难群众、孤寡老人始终是党和政府最牵挂的群体。他们吃的饱不饱,穿的暖不暖,生活上是否存在困难,这些都是党和政府最关心的问题。带上这份牵挂,春节前夕,大观区各级党委、政府以及辖区爱心企业、人士等带上慰问金、慰问品和新年的祝福深入开展慰问帮扶活动,乡间小道、背街小巷、敬老院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,困难老党员、孤寡老人、道德模范、好人代表纷纷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浓浓暖意。截止2月14日,全区共慰问帮扶困难群众、孤寡老人500余人,看望慰问道德模范、好人代表以及工作在广大基层一线的城管、环卫、交警、市政等人员200余人,让有难者有爱,有德者有得,好人有好报,德行天下、与爱同行的正能量影响感动着这座城的每一个人。 文艺汇演悦民心。2月11日,在全国文明村镇联胜村,一场精彩纷呈的乡村春晚正在这里热闹上演,大合唱、舞蹈、相声、耳熟能详的黄梅戏和京剧表演轮番登场等节目好戏连台,小乡村搭就文化大舞台,让闻讯前来的周边村民在家门口过了一把“戏”瘾。前来观看的村民李大爷说,“真没想到,平时围着灶台转的妇女们、农田干活的老汉们和上学的娃娃们,能跳出这么好看的舞蹈,表演出这么好看的节目,太精彩了。”观看的村民在收获快乐之余,纷纷给这台乡村春晚点赞。节目现场更邀请区、乡两级书法家及书法爱好为村民写春联、送祝福,美丽乡村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。在城区,街道、社区联合文化站、辖区单位等围绕“我们的节日•春节”主题,接连开展“2018欢欢喜喜过大年”迎新年文艺演出、“送春联送祝福进社区”、“新春倡文明 送春联话幸福”等活动,为市民送去了精彩的精神盛宴和物质礼品,文明办志愿者向前来观看表演的居民发放“文明过年”倡议书,倡导文明过年,在辖区营造了红红火火的节日氛围。 移风易俗顺民心。腊月二十四,与以往的焚纸烧香和鞭炮齐鸣相比,大观的小年夜显得别样安静。没有烟雾缭绕的焚纸、没有震耳发聩的鞭炮声,市民在安静整洁的环境中迎接着小年的到来。“以往都是烟雾缭绕、鞭炮振耳,既不安全也会污染大气,窗户根本不敢开,嗓子也会不舒服,现在不放了我觉得挺好,我很支持。”家住华茂社区的王先生说道。2月11日,在大观区石化路街道天桥社区居民赵先生家中,女儿在亲友的簇拥下举行了婚礼。与以往的婚礼不同,他们的婚礼上没有出现传统的烟花爆竹,取而代之的是一串电子鞭炮、两串电子烟花和两串电子爆竹。在电子烟花爆竹的“爆炸”声中,婚礼的气氛依旧热烈而喜庆,而且还少了刺鼻的硫磺味儿。“作为安庆市民,应该要遵守规定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引领和鼓励身边的邻居、朋友和亲人遵守规定。而且,电子烟花爆竹和传统烟花爆竹一样,有声音,也很喜庆”。赵先生说道。自2018年1月1日起,安庆市全面实行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,大观区成立专门指挥部,县干、驻点局长全部下沉一线,与街道、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进社区、进网格,走街串户开展禁限放宣传和巡查工作。遇到不理解的就耐心沟通解释,遇到“顶风作案”的坚决予以打击,不到两个月的时间,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全区居民的大力支持下,大观市民从刚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的遵守再到自觉的践行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着蓝天保卫战,移风易俗、文明过年的新风也正在大观蔚然兴起。 志愿服务暖民心。2月6日,一则招募春运“暖冬行动”志愿者的倡议书在大观微信朋友圈广泛转发和点击,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,就迅速招募齐了所需志愿者。原来,这是团区委为积极响应上级号召,为返乡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开展的一项“青春志愿行,温暖回家路”志愿服务活动,本次招募的青年志愿者已于2月8日至11日在安庆火车站为返乡的旅客提供咨询引导、秩序维护、搬运行李等志愿服务工作。2月11日,大观区花亭路街道湖心社区开展 “迎新春、送春联”主题活动,社区文化志愿者将一幅幅撰写好的春联送到辖区贫困家庭中,送出一份份温暖的新春祝福。而在滨江苑社区,75岁的胡忠兰和三名党员义务巡逻队的队员像往常一样继续出门巡逻,碰到居民便提醒一句,“烟花爆竹现在禁限放,要注意了。”“垃圾不能随便乱丢,不文明。”其他街道、社区也在春节前期组织志愿者对辖区楼道灯、“牛皮癣”等进行全面排查,及时更换换坏灯座灯泡,清理楼道的杂物和新增“牛皮癣”,确保群众度过一个干净整洁、安全有序的春节。 走在大观的大街小巷,可以看到干净整洁的街道、带着红色袖章的志愿者、主动礼让行人的机动车,丰富精彩的文艺活动,在一片繁忙而有序的的节奏中,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;在这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,大观的年味从大街小巷散发出来,越发浓烈……(单位:区文明办 拟稿:胡晶晶 审核:乔军) |